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AI+教学创新设计”深度打磨全流程导航工作坊(五)
教学创新大赛培育专家、评审专家及获奖教师,将围绕创新大赛内涵、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主线、教学问题凝练、课程思政主线、内容创新及资源整合、认知理论框架、混合式学习设计、教学过程逻辑线、学生改变
¥ 1080.00
0人购买

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AI+教学创新设计’深度打磨全流程导航工作坊”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已经结束,第五届大赛将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于今年年底启动。从四届大赛的比赛进程和结果来看,一等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参赛教师需理解教学创新的内涵、掌握必要的认知理论,把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学创新设计,课程目标需要重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需要修正,TPACK/SAMR/COI等模型都需要相应调整;对内容进行分析及创新,对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设计深度互动的主动学习策略,通过符合认知逻辑的学习过程来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基于价值目标主线合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自身融入课程,构建师生相长的学习生态社区;高度重视形成性评估的设计,并形成有效反馈。教学创新的核心是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教学创新的目标是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教师一般需要尽量提前备赛,深入理解大赛评价标准,收集课程佐证数据,梳理AI+教学设计。

      为更好地助力全国高校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深刻理解大赛内涵,明确大赛对“四新”、智慧课程、产教融合的新要求;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坚持人本主义,将AI深度融入教学设计,构建“师生机共同体”;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及实施路径;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创新的关键细节问题进行实战研讨,如数字化转型、教育哲学、问题凝练、混合式学习设计及结构化流程、逻辑线及情感线、师生机共同体、学习空间创新等,实现精准备赛;通过深度互动并头脑风暴,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路径和方法,能有效开展教学创新;我单位特于2024年11月22日-11月25日在中国•兰州召开“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AI+教学创新设计’深度打磨全流程导航工作坊(五)”,工作坊将邀请教学创新大赛评审专家及培育专家、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结合教学创新大赛内涵解读、教学创新关键问题、人工智能融入教学、课程思政逻辑、基于理论框架开展教学创新、逻辑线及情感线等一一进行详细分析和互动实战,望各相关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现将相关事宜函告如下:

工作坊特色:

      教学创新大赛培育专家、评审专家及获奖教师,将围绕创新大赛内涵、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主线、教学问题凝练、课程思政主线、内容创新及资源整合、认知理论框架、混合式学习设计、教学过程逻辑线、学生改变情感线等教学创新、教学一致性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深度解读和工作坊实战,从理念到方法、从创新设计到实证研究、从理论到实战,结合教学创新大赛真实案例分析,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极具针对性的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实战体验。

工作坊目标及成果:

      1、能阐释教学创新的内涵及底层逻辑;

      2、阐述AI+教学范式的创新方向;

      3、分析2-3种常见的主动学习教学策略;

      4、描述如何有效备赛;

      5、撰写一份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6、参培人员完成学习后获得对应学时的结业证书;

导航工作坊主要针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兼顾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和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同时欢迎有教改意愿、建设一流课程、或想深入了解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的一线课程主讲教师报名参与。

课程介绍

一、教学创新实战—筑基启航篇  教学创新底层逻辑及教学创新大赛解读 (时间:11月23日上午09:00-12:00 )

1、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哲学;

2、AI+教学设计及常见模型工具;

3、教学创新内涵及底层逻辑;

4、教学创新大赛规则/标准解读;

5、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整体框架;

6、TPACK/SAMR/COI模型优化;

7、师生机共同体构建

二、教学创新实战—分组打磨指导篇(时间:11月23日下午14:00-17:00 )

1、课程逻辑线及情感线;

2、学情分析&重点问题;

3、内容创新&资源整合;

4、主动学习策略及教学流程;

5、分组讨论&报告优化;

6、小组汇报&打磨指导;

三、面向教学创新大赛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心得体会—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时间:11月24日下午09:00-12:00 )

1、教学目标的优化思路;

2、教学内容的重构依据;

3、教学资源的创建实施;

4、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5、评价体系的改进提升;

6、教学环境的技术赋能;

四、创新成果报告一对一辅导(时间:11月24下午14:00-17:00 )

1、创新成果报告优化指导;

2、一对一精准聚焦;

3、交流&探讨;

时间及地点

线上

2024年11月23日-24日

线下

2024年10月22日-10月25日  甘肃•兰州


注:具体报到地点请联系会务组索要报到通知


研修费用及注意事项

(请提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公众号)

内容1-3为工作坊,4磨课,工作坊可以单独报名,磨课必须和工作坊联报。

1、线上研修费用:1080元/人线下工作坊费用:1980元/人;磨课:2980元/人(限10人);

2、团报(以学校、二级学院为单位):线下7人以上(1780元/人)

3、关于付费方式(支持公众号缴费、二维码收款和对公转账):

1)支持公众号在线支付: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进入公众号“知行教师发展平台”,点击“首页”选项,选择并购买本课程;

qrcode_for_gh_f6dc128db872_258.jpg

2)对公转账和二维码支付,具体细则请联系课程顾问老师。

账  户:天津知行优师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宝坻王卜庄支行

账  号:9051901008010000000769

3)付款码转账

用支付宝或微信绑定公务卡,可直接扫码付款

4、关于发票开具相关明细、转账相关明细、团队学习优惠方案,请及时联系助教老师。

5、请务必在平台购课信息中准确填写工作单位、姓名、电话,以便我单位提供证书。

6、本课程为付费知识产品,购买后无法退款,望知悉。

7、本课程产品版权归授课专家及本平台所有,不支持下载功能,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

8、本次学习提供正规发票,并委托天津知行优师科技有限公司开具。请务必在回执信息中填写正确的发票抬头、税号及邮箱,以便我单位开具电子发票并推送至您邮箱。

联系方式

课程负责人:温璟

电话:15333343249(微信同步

一、教学创新实战—筑基启航篇  教学创新底层逻辑及教学创新大赛解读
一、教学创新实战—筑基启航篇 教学创新底层逻辑及教学创新大赛解读

(时间:11月23日上午9:00-12:00)

1、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哲学;

2、AI+教学设计及常见模型工具;

3、教学创新内涵及底层逻辑;

4、教学创新大赛规则/标准解读;

5、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整体框架;

6、TPACK/SAMR/COI模型优化

7、师生机共同体构建


二、教学创新实战—分组打磨指导篇
二、教学创新实战—分组打磨指导篇

(时间:11月23日下午14:00-17:00)

1、课程逻辑线及情感线;

2、学情分析&重点问题;

3、内容创新&资源整合;

4、主动学习策略及教学流程;

5、分组讨论&报告优化;

6、小组汇报&打磨指导;


三、面向教学创新大赛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心得体会—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三、面向教学创新大赛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心得体会—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时间:11月24日上午9:00-12:00)

1、教学目标的优化思路;

2、教学内容的重构依据;

3、教学资源的创建实施;

4、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5、评价体系的改进提升;

6、教学环境的技术赋能;


微信图片_20210630150650.jpg

苏永康

     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运行主管。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创始人,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上海培训中心主任, 2019-2021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秘书长。美国密西根大学及普渡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一流课程建设与培育指导、各类教学创新大赛教师培育、混合式教学全流程工作坊指导、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在线教学平台及在线课程设计等研究与实践,对“MOOC-Inside”混合式教学及一流课程建设有深刻的理解。承担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及省级教学成果奖各一项。

微信图片_20210630150650.jpg

李宝童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长期从事数字化设计领域的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排名第一)、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四)。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排名第七)、陕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3年)、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排名第三)。目前担任陕西省青联常委,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陕西机械工程学会先进结构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好评度
100 %
平均分
5.00